长江电力266亿扩建葛洲坝航运, 年发电量增14%但收益机制待明确
发布日期:2025-08-16 14:25    点击次数:59

长江电力宣布投入266亿元自有资金扩建葛洲坝航运设施,这一决策在资本市场引发广泛关注。作为A股知名的"红利王",公司此举被视为在履行社会责任与维护股东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举措。

葛洲坝船闸运力已达极限,2024年过闸货运量约1.56亿吨,远超原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的三倍以上。长江航运"堵点"长期存在,高峰时段排队船舶数以百计。三峡—葛洲坝两坝船闸自2011年起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航运瓶颈制约了整个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行效率。

扩建工程的战略考量

扩建方案将拆除葛洲坝既有三号船闸,在左岸新建两线单级船闸,并同步扩挖上下游引航道。工程总工期预计91个月,竣工后葛洲坝枢纽将形成"四线船闸"格局。新船闸与上游三峡船闸新通道标准相统一,设计通航船舶为万吨级标准。

电航协同效益成为项目的重要支撑点。葛洲坝作为梯级水电站,目前发电调度需以通航保证为前提,部分水能利用受到压制。在扩能和上游梯级联合调度优化下,葛洲坝电站年均发电量预计可由单库阶段的约158亿千瓦时提升至180亿千瓦时,增幅约14%。这一"电量红利"将通过提高水能利用率部分对冲投资成本,并为未来葛洲坝电站扩机创造条件。

投资回报机制的不确定性

266亿元投资相当于长江电力2024年净利润的约82%,若在7.5年内投入则年均约35亿元资本开支。由于此次出资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公司需在未来几年统筹经营现金流、债务融资与利润分配来平衡资金需求。

收益机制的不确定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长江电力表示,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是否对过闸船舶收费尚未明确,上网电价提高方案也在争取中。该项目目前缺乏直接现金流入来源,如果船舶过闸继续免费、发电电价维持不变,工程收益将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和间接效益。

投资者担心这笔超常规投入可能冲击长江电力长期以来稳定的现金分红节奏。公司章程规定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50%,且2021—2025年力争每年实现净利润70%左右用于现金分红。部分投资者质疑,若利润被引入回报周期漫长的公益性投资,中短期分红恐难免缩水。

葛洲坝三号船闸资产自1981年以来就属于长江电力账下,此次改扩建后的船闸资产仍归公司所有。船闸的大修更新改造费用也一贯计入电力生产成本,体现了电力与航运一体化管理的历史惯例。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及水电行业通行的"谁拥有、谁管理、谁投资"原则,长江电力作为葛洲坝枢纽的实际运营主体和产权单位,承担出资责任符合资产权属关系。

本文源自:金融界